王洪玲:传承发展河北梆子 讲好中国故事

编辑:admin 分类:滚动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11日

  传承发展河北梆子 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党总支书记、团长王洪玲】,  儿时的耳濡目染让王洪玲与河北梆子结缘,在日复一日的唱念做打中,梆子腔已经融入到她的血液里,让她始终没有割舍对这一剧种的热爱。,  刻苦打磨下,王洪玲摘得中国戏剧桂冠“梅花奖”。担任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后,团内事务成为重心,但她对自己的演出仍精益求精。在团长这一岗位上,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带着团队进行了三次巡演,与不同地区的不同剧种同台互鉴。,  她对自己的定位是:首先是党员,其次是演员,再次是剧团的服务员。,  近日,2296名党的二十大代表名单公布,王洪玲的名字也在其中。她觉得,这不是一个人的荣誉,而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荣誉,是河北梆子剧种乃至整个戏曲界的集体荣誉。,  从小受熏陶,梆子腔已融入血液里,  王洪玲的父亲是河北梆子的琴师,经常帮唱梆子戏的演员吊嗓子。那些回旋在空中的腔调、字句和韵味,无形中也渗透进了她的脑海中。有时,演员们“卡壳”,一句唱腔能自然地从王洪玲的嗓子里流转出来。,  河北梆子声腔高亢激越,需要一副得天独厚的嗓子,情感表达往往以大喜大悲为主。王洪玲的嗓音条件和天赋被父亲看到,在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后,也被老师贾桂兰发现,并倾心栽培。,  11岁的王洪玲,度过了难熬的第一个暑假。她与一位师姐被老师带到家中,同吃同住,整整两个月,都被学习和练习占据。夏季天亮得早,王洪玲跟着太阳起床,穿着学校发的蓝色练功服,从老师家门口开始迈小步跑场,被一路好奇的目光追随。跑到广场后就开始喊嗓子,老师不说“停”就一直喊,哪儿有问题就重复练,直到上午十点,再跑回家吃饭。,  回忆起这些,她感慨万千,“那时候不懂事,心里直犯怵,但现在想起来只有无尽的感激。”经过两个月的“开小灶”,加上回学校后的学习,王洪玲很快成了“尖子生”。,  1984年,6年的艺校学习后,王洪玲被分配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每个演员都是从丫鬟、宫女等“龙套”角色开始。其间有很多同学改行,比如去唱歌、下海经商等。,  但王洪玲始终没有放弃河北梆子,“那会儿也没什么雄心壮志,就是舍不得,喜欢、热爱,我觉得梆子腔已经融入到血液里了。让我改行去干别的,真的放不下。”她也喜欢唱歌,第一次去录音棚录歌时,录音师就惋惜地说,“孩子,别唱戏了?唱歌吧!”听到多位录音师都这口气,王洪玲想也不想就说,“唱戏怎么了?我喜欢呀。”,  对于这份热爱,王洪玲一直全力以赴,“执拗”地严格要求自己。,  练功受的罪,常人难以想象。有的戏需要跪步,甚至蹦起来跪下去。2002年,王洪玲主演的《吴汉杀妻》戏中有一大段的跪步动作,当时天气寒冷,她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反复练习跪步。膝盖破了,戏服粘在上面,她就把衣服扯开继续练。排戏的老师心疼得不敢看,劝她不要跪了,她却说,“没关系,我这劲儿上来了,感觉不到痛苦”。膝盖结了痂,第二天又在跪步中裂开。那年12月,王洪玲摘得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尽管已经拿到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荣誉,她还是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2004年,她排《窦娥冤》,跪步更多,还得转圈跪,她仍然高标准、严要求,只为更好的艺术呈现。,  谈到这些,她语气平淡地说:“我觉得这都不算什么,这是职业道德,怕苦怕累就别干这行。”,  在演员和团长间切换,办公室备多套衣服,  2004年,王洪玲正式调入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2014年,她担任剧团团长。既是梆子戏演员,又是剧团团长;既要演出,又要管理好团内事务,她每天需要随时在两个“频道”切换。,  这种切换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王洪玲的办公室里经常要备好几套衣服。比如,上午有演出排练,她得穿着练功鞋、练功服唱戏。下午去参加一个会议,她要穿着正式,换上西装。晚上可能还要和导演见面,商讨剧本,又得换一身得体的衣服。,  作为团长,她需要对整个剧团负责。办公室、财务室、艺术室、演出等各方面,都需要她管。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王洪玲去顺义盯了剧团的演出,看了两场演出后,她给演员们开了关于演出安全的会。赶回来吃了盒方便面后,她又约了一位专家,商议明年的艺术创作。,  她还记得,2020年8月北京疫情形势严峻,自己策划了一场线上演出。活动策划、节目编排、演员排序、指导排练等工作都需要她安排,一切准备就绪后,距离演出不到一周时,她却出了意外。,  那天大雨倾盆,王洪玲来团里盯排练,不慎崴了脚。她动了动脚,感觉还行,因为从小练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继续在排练场给演员们说戏,走场。一天下来,她回到办公室才发现,脚已经肿了。忍着痛回到家,涂了红花油也不管用,但她没有担心这些,心系在演出上。第二天去医院拍片子,发现脚踝骨裂,需要坐轮椅。她却很高兴,觉得坐轮椅可以活动,能去剧团了。直播当天,她把脚丫子藏在镜头之外,坐在轮椅上主持活动。直播最后,观众呼声热烈,想看王洪玲的表演,她坐在轮椅上为大家唱了一段。脚还没好利索,作为演员的她又得上场录节目。40多天里,她只能在脚踝处紧紧地裹很多层布,来帮助发力。,  当团长时,王洪玲已经43岁,尽管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对自己的演出要求却没有放低,但凡有一句台词没说好,演出结束后,她都会感到自责和内疚,觉得对不起观众。,  这些年,她形容自己在“自虐”,爱人说她一天到晚都在工作。很多事可以安排别人去做,但她放心不下,坚持亲力亲为。“累肯定是累,尤其是一个女同志,到这个年龄了,确实感觉有点疲惫。”她坦言,却又笑着说,“实际上也是累并快乐着,我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一种责任、担当。当我看到剧团的戏受到观众的欢迎、大家那么支持我,我又感到很欣慰、很值得。”,  用河北梆子演绎西方经典故事,  王洪玲多次赴哥伦比亚、希腊、塞浦路斯、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国外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2006年,她随团赴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参加了拉丁美洲国际戏剧节演出《忒拜城》,饰演安提戈涅,演出结束后,观众全体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用中国独有的戏曲艺术形式去演绎西方经典故事,“在场的观众完全被那独特的唱念做打折服,喜欢得不得了。你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中华传统戏曲视为珍宝,去传承、发扬好呢?”王洪玲动情地说。,  当团长伊始,她就意识到要培养青年戏曲人才。为此创新了人才培养机制,从河北戏校引入演员和乐队,与当时的北京戏校合作办学,招了一批中专毕业的孩子一起培养,这批人已经成为剧团当下的核心力量。,  在剧团和梆子戏的推广上,她也下了一番功夫。2014年至2016年,她策划了三个项目,分别是前往甘肃等地演出的“寻根之旅”,前往上海等地演出的“传承之旅”,以及前往河南等地演出的“畅想之旅”。一场场演出的背后是繁杂的策划、资金分配、人员安排、布景等工作,王洪玲都要统筹安排。她对这三次巡演很满意,认为在开阔剧团成员眼界、扩大剧团影响力的同时,也让河北梆子的腔调传得更远,并实现了不同戏曲文化的交流互鉴,她还发现剧迷们也对此喜闻乐见。,  在甘肃兰州,一拉开幕,就有人说,“这就是北京来的,大气。”王洪玲认为,作为首都文艺工作者,她有责任把首都的声音通过文艺传递出去。去南方地区时,她原本担心文化差异会影响观众欣赏,但演出结束后,这种顾虑被打消了,很多观众表示第一次知道河北梆子,“原来河北梆子这么好,这个团我们记住了。”王洪玲描述起当时观众的反应时,嘴角止不住地上扬,挂满了笑意。在河南,她唱河北梆子,同样曾获“梅花奖”的豫剧演员李树建唱豫剧,二人同台演出,观众反响热烈,有人直呼,“哇,又是梆子又是豫剧,今天能看到几朵‘梅花’!”这三次巡演,使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界是一个大家庭,存在许多互补之处。,  王洪玲对自我的认知,独特且清晰。她认为自己首先是党员,其次是演员,再次是服务员。“首先,作为党员,我肯定要顾大局、讲政治,旗帜鲜明地担当责任。其次,作为演员,我是一个文艺工作者,要有职业道德,要用自己所学所演的人物形象去感染观众,传递党的声音,把戏演好,讲好中国故事。最后,我要做全团演职人员的服务员,服务好大家,时刻有服务意识,在这个位置上必须先考虑剧团的工作。”,  【人物简介】,  王洪玲,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党总支书记、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获得者,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部优秀专家,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精湛的艺术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在河北梆子剧种中,有极大的影响力和代表性。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戏曲晚会”、“新年戏曲晚会”等大型晚会演出,多次赴欧美国家演出。,  代表剧目有《北国佳人》《穆桂英挂帅》《窦娥冤》《王宝钏》《杀妻》《龙凤呈祥》《忒拜城》《花雅运河》等。,  近些年为培养青年人才先后创排了《卧虎令》《对花枪》《美猴王大战金钱豹》《弄巧成拙》《大刀王怀女》《辛安驿》《艳阳楼》《呼延庆打擂》《周仁献嫂》《清官册》等剧目。,  A08-A09版采写/新京报见习记者 叶红梅,  (新京报2022年10月11日A08-A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