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荣县志》重回故乡了!”近日,这则消息在四川自贡文史界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记者采访了解到,康熙《荣县志》编纂出版于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年,距今已336年。此前,该书册在众多地方志目录文献里均未被记载,因此被业内研究者们认为是“佚志”。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本“佚志”竟然重见天日,中国旧志目录再增存世孤品!, 据整理该书册的时任广西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副编审刘汉忠介绍,在此之前,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四川历代旧志目录》的现存目录记载里,只有乾隆、嘉庆、道光和民国(1929年版)《荣县志》四种版本,没有康熙版,“从内容看,康熙《荣县志》当是现存《荣县志》的祖本。”, 8月22日,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审科科长刘刚向记者表示,此次“回家”的是康熙《荣县志》孤本的复制件,即便如此,其意义也非常重大!其不仅让荣县自唐宋以来的地方志传承体系得以完善,弥补了荣县在清代及以前的史志空白,还为研究自贡乃至整个川南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刘刚坦言,康熙《荣县志》能够“回家”,要感谢刘汉忠先生,他为整理该书付出了许多心血。下一步,他将延续刘汉忠先生之前的研究整理成果,与其他方志专家和部分文史工作者等建立沟通联系机制,结合荣县地情,对康熙《荣县志》的内容和史料价值做进一步研究,从而更真实、更深入地还原地方历史。, 孤 本 现 身, 山西古玩交流会上, 收藏家偶然发现收为藏品, 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审科科长刘刚回忆,此次“回归”的这本康熙《荣县志》复制件,是四川社科院客家与移民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伟平在网上寻得。今年7月份,在广东工作的陈伟平先生与他取得联系,告知了康熙《荣县志》的相关情况,后经多番联系沟通,陈伟平通过业内同仁在广西柳州市的刘汉忠先生处获得了康熙《荣县志》的复制件,并于今年7月份移交至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约2013年,甘肃一位民间收藏家在山西省介休市张兰镇古玩交流会上收藏了这本康熙《荣县志》。当时,该书册前后用旧信纸草草粘糊,书边风化磨蚀,书口干裂,状况很差;书名页、目录、舆图、序、凡例等已经脱失,正文也有缺页。2014年,该收藏家将书册交于广西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刘汉忠先生收藏。刘汉忠先生利用乾隆《荣县志》等大量典籍文献对康熙《荣县志》进行了研究和对勘,还多次撰文介绍了康熙《荣县志》的史料价值。, 对于该书册的研究,刘汉忠先生称,他此前写过一篇名为《康熙荣县志孤本的发现及其价值》的论文,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并收录于《中国历代方志整理与研究》(方志出版社,2017年5月版)。今年6月,他还自费影印制了康熙《荣县志》数十册,《前言》对此书的版本及文献价值又作了补充。, 县 志 往 事, 编纂出版于1686年, 此前被认为“已佚”, 8月22日,记者联系到刘汉忠先生,他向记者介绍,康熙《荣县志》编纂出版于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年,距今已336年。此前,该书册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和《中国数字方志库》均无记载。明清史专家周绍泉先生在《绍熙府设置年代及所辖州县之我见》里有这样的说明——黄大本在乾隆《荣县志·沿革》补遗篇追记“绍定六年二月丁亥升府”,并注明这段记载来自刘世璋旧志(即康熙《荣县志》,该书已佚)。, 在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四川历代旧志目录》(2011年4月出版)的《现存目录》记载里,也只有乾隆、嘉庆、道光和民国《荣县志》四种版本,没有康熙版。, 据介绍,天壤孤本康熙《荣县志》四卷,九行十九字,四周双边,开本高26厘米,宽18厘米。版框高21厘米,宽14厘米。卷一封域志,下设星野、沿革、疆理、山川、古迹、地利、物产、赋役、风俗各目;卷二建置志,下设城池、县治、学校、文庙、祀祠、公署、宫室、坊市、集场、桥梁、寺观各目;卷三士宦志,下设官师、选举、人物三目;卷四为艺文志,含制诰、古碑记、古诗行三目。,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荣县志》中的文字不避清讳。康熙年间,刊本不避帝讳情况并不少见,至乾隆朝才很严苛,但仍然有不避者,或一书之中避与不避兼有。, 康熙《荣县志》卷端题名反映出主修与主纂者的责任:“嘉定州荣县知县韩荩光校阅,井研摄荣县知县朱大任重校,嘉定州荣县知县易其极增定”,另有“训导赵发祥订正,典史屠之煐监梓”。具体编纂者有:“举人刘世璋纂修,举人刘容参订”。, 到了乾隆年间,《荣县志》重修,将康熙《荣县志》卷前朱大任、易其极、刘世璋的三篇序文以及《凡例》《纂志姓氏》原文转录,因此得以考察康熙志编纂的始末。, 为何现身山西?, 可能因原藏家调职或赴任西北 后来流散民间, 荣县位于四川省南部,为何康熙《荣县志》却现身山西?目前尚无定论。, 刘汉忠先生关于康熙《荣县志》的研究文章中分析认为,原藏者对此册极为珍视,其身份或与志书编纂有关。原藏者在志书出版之后还随笔作了补充,之后因为调职或赴任,离开川南,远赴西北。多年之后,藏家逝去,此书不知自何时起流散民间。直至民间收藏兴起,此书终于露面。, 此外,全书纸张用料为蜀地麻料,纤维较粗,因此能在极为干燥的西北地区留存下来。如果是竹纸印本,又没有好的存身之处,恐怕早己脆裂而片纸无存了。, 研 究 价 值, 系现存《荣县志》的“祖本”, 还载有明代户口资料, 刘汉忠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旧志目录里再增加一种存世孤品,这是值得庆幸的。从内容看,康熙《荣县志》当是现存《荣县志》的祖本,它承上而启下,接续明代自万历二年至清康熙二十五年的地方史实。至乾隆续修《荣县志》,内容、体例、卷目依承康熙《荣县志》而延伸和扩展。而后有嘉庆志,有道光志,有民国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两部新编《荣县志》。, 陈伟平、刘刚在查阅康熙《荣县志》发现,该志书中详细记载了荣县境内的多口古盐井,为追溯自贡的盐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线索。此外,书中还登载有明代户口资料,不仅详其数目,还注明户别,可以补充明代总志与赋役全书的内容。这在四川清初州县志中,实属为数不多的几部县志之一。, 此外,该志书记录了明代荣县的19处集市场镇,并注明以上俱废,真实反映了康熙初年荣县社会经济的萧条,也为研究康熙末年至乾隆初年荣县场镇的恢复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是了解明末清初四川社会变迁的重要史料。书内还保留了一些周边州县的信息。, “康熙《荣县志》的史料价值不可低估。”刘刚表示,康熙《荣县志》不仅让荣县自唐宋以来的地方志传承体系得以完善,弥补了荣县在清代及以前的史志空白,还为研究自贡乃至整个川南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刘刚表示,下一步,他将与陈伟平一道,延续刘汉忠先生之前的研究成果,与其他方志专家和地方文史工作者建立沟通联系机制,结合荣县地情,对康熙《荣县志》的内容和史料价值做进一步研究,从而深入地还原地方历史。,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