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见证两岸同根同源

编辑:admin 分类:滚动新闻 时间:2022年8月15日

  《陶艺美学录》,  □ 张泉主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拥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记忆,这份天然的情感共鸣,是分不开、割不断的。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无论日常器皿,还是典藏珍宝,无不体现出其所处时代的生活风貌,而这也可以从陶艺作品中窥见一斑。《陶艺美学录》以纪实笔法,展现了江有庭、蔡晓芳、杜辅仁等中国台湾15位陶艺名家的创作与心路历程,以及为中国陶艺传承与创新进行的不懈探索。,  起点或有不同,但初心、毅力惊人的相似,这些专注于陶艺的匠人在追寻、复原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运用不同材料、配方和烧造方式,赋予陶土新的内涵,将个体生命和时代特征融入陶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艺风格。,  天目茶碗,大抵起源于北宋时期,属于纯粹的质感陶艺。开窑的一刹那,黑色茶盏上浮出的釉滴,如鸿蒙初开时无边暗夜中悠然睁开的一只只眼,摄住了江有庭的魂魄。他将这些由黑釉幻化出万相的茶碗称作藏色天目,一千多年来,无人发现的隐藏于黑色中的秘密,在他的窑炉里被一一破解。“我不做天马行空的创意,只力求让最单纯的东西有最完美的展现。”这是江有庭的创作之道,其作品实现了艺术最终令人安静、安定的正面作用。,  在中国台湾陶艺界,杜辅仁是很独特的存在,他赋予了陶器“悠然见南山”的人文气质,有着毫无妄念的沉静感。对于技巧,杜辅仁不感兴趣,他注重的是一种自然、豁达的心态,修炼到一定程度时,便会随性、自然。在他看来,一个盘子,插花就是花器,装食就是食器,用作装饰就是装饰品。“我的陶艺,是生活态度的展现,跟艺术、自然有关,我很少会谈这是什么土、什么窑。陶器可以用来喝茶、插花,但展览的时候,有对生命的感受,陶只是表象。”在诠释自己的陶艺作品时,杜辅仁表现出更为超然的诠释和理解力。,  而与大多数陶艺家专注一种陶瓷不同,蔡晓芳试图还原出中国陶瓷发展的整个脉络。人们聚焦于一个时代,他关注的却是千年传承。在他的作品架上,从汝窑的天青变作龙泉窑的梅子青,脚步便从北宋踏进南宋;当青花的蓝化为郎窑的红,便又从元代的行云流水进入清朝的雍容华贵。对于这些成就,蔡晓芳只是微微一笑,自称运气好。其实,每一次探索所经历的失败与激动、沮丧与欣喜,全被悄无声息地吸纳进流动的釉色里。瓷器虽沉默不语,却最能映衬人心。,  宝岛陶艺源自中国传统,却不囿于传统;深受多元文化影响,更能融会贯通。汝窑、钧窑、郎窑、青花……流转千年的中华传统之美,焕发着新的无穷魅力;盘、壶、杯、瓶、罐……这些重又回归的日常用品,在人们的使用中,生动地诠释出当代生活美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陶艺家又何尝不是一名魔力非凡的炼金师?陶瓷来自泥土,来自大地,他们用一颗心、两只手,历经无数个昼夜,将其貌不扬的土和釉药点化,使其泛起迷人的光泽。他们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中国陶艺在国际化的创作语境下大放异彩,多元而又独立,充满了持久的生命力。,  器物当中,自有乾坤。岁月洗练后,不变的是对陶艺的执著与坚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根脉和心灵归属。制陶的过程,亦是文化认同的过程。陶艺,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千年不熄的窑火,照亮千古不朽的匠心。文/刘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