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节目向来是综艺市场中的“硬骨头”,常年坐冷板凳。不过近期,国内首档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上线,给此类节目带来了些许暖意,并且打开了新视域。, 今天的科幻, , 未来的现实, 国内首档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于7月18日上线,节目提出“在未来之境,论现实之题”的主旨,立足科幻,观照现实。《不要回答》以科幻经典《三体》为灵感,节目名就是出自《三体》中最有名的“梗”。节目中的谈话发生在“蓝色空间号”飞船之内,贾樟柯作为“未来探索科科长”,与“未来顾问”刘慈欣及作为“未来研究员”的各领域科学家,共同展开对未来的设想和解读。, 简单来说,《不要回答》就是一档科幻版的《圆桌派》。节目中,由贾樟柯担任主持人的角色,串联节目流程,引导嘉宾发言,同时也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是《不要回答》的讨论话题都是在科幻的范畴之内。, 对于这档科幻漫谈节目的立意,贾樟柯表示:“曾经的科幻可能变成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科幻可能变成未来的现实。”贾樟柯是擅长拍摄现实题材的电影导演,但他也一直有着浓厚的科幻情结。贾樟柯坚定地相信宇宙中有外星人的存在,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外星人、宇宙飞船、发射器等科幻情节多次出现。《不要回答》中设置的电影短片,增加了节目的科幻浓度,同时也和贾樟柯的电影导演身份关联起来。, 在嘉宾设置方面,每一期节目都由一位人文学者与一位科技前沿专家共同进行话题讨论,嘉宾阵容包括徐冰、俞敏洪、郝蕾、许知远、刘擎、薛兆丰、尹烨等。节目讨论的话题有“星际移民”对于“故乡”的理解,也有关于睡眠时间的讨论。, 《不要回答》的第二期话题是:大数据给我们提供的择偶选择,我们要接受它吗?贾樟柯和演员王子文开始是选择不接受的,他们信奉浪漫的邂逅,甚至是在爱情中试错。“按照大数据,牛郎织女是不可能恋爱的……我们以后怎么拍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没有了,《白蛇传》也没有了。”贾樟柯认为大数据是缺乏华彩的,失去了想象力的部分。而大数据专家宋继强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如果你想要冒险型的恋爱,大数据可以根据目标筛选,把牛郎和织女也输进去,邂逅是可以被制造的。这让贾樟柯惊悚抱头,“好可怕,科学家盯上我们的情感了!”但他坚信爱因斯坦所说的——“情感之力是人类最神秘的力量,科学无法研究。”, 打破专业壁垒, , 增加综艺手段, 去年年底,生物学家尹烨做客《圆桌派》第五季的收官节目,他以通俗的方式畅谈基因、元宇宙、人生、教育等话题,被观众称为一期“封神”,尹烨也因此成为科普网红。而近些年,《西部世界》《黑镜》《爱,死亡和机器人》等科幻作品也被奉为经典,广受推崇。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观众对于科技和人文的融合之作,有着强烈的诉求。, 但是将科技主题放到综艺市场当中,一直难以产生化学反应。这些年来,除了《走进科学》等纪录片性质的老牌节目,真正出圈的科技节目只有《最强大脑》这一档。在2017年至2019年之间,随着综艺节目的“文化热”,也曾经掀起过一阵“科技热”。出现了《智造将来》《我是未来》《机智过人》《加油,向未来》《未来架构师》《这!就是铁甲》《机器人争霸》等节目,其内容涉及生活科普、科学实验、机器人格斗等,向观众解读“引力波”“云计算”“大数据”等专业语汇。但是这些节目都反响平平。, 作为《最强大脑》主持人的蒋昌建用两年多的时间策划筹备了《智造将来》,通过节目介绍能够用于普通人生活的创新科技,展示科技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改变。而他的团队早就提醒过,科技综艺节目会遇冷。“科技是很严谨的事,首先这就是难点,它不允许任何马虎。其次,即便做严谨了,它也是一个个看不出血肉的项目,没有综艺节目层层递进的关系,很难PK,无法在观众心中形成养成感,这是天生综艺属性不足的事。”蒋昌建说,科技类节目就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科技类节目不但要打破专业壁垒,让观众看明白,也要增加综艺手段,让观众看高兴,这类节目要想成功确实不易。经过了两三年的热潮,科技类节目很快就偃旗息鼓。但传媒学者冷淞还是将“科技+”视为综艺节目不断创新的富矿。“科技综艺类节目留给制作团队的空间非常大,仅从科技发明这个内容来看,制作者就可以做顶级或终端的发明,永远不用担心找不到选题,这个类型不容易做,但确实是个富矿。”, 今年3月份,科技脱口秀节目《未来中国》播出,除了各个领域的学者专家,还有庞博、徐志胜、呼兰等脱口秀演员,共同探索前沿科技,解读人文社会,延展科学精神。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的上线,也为科技节目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刘慈欣在节目中说:“不要回答不等于不要去探索,我们不能被我们的恐惧阻止去进行探索。”, 记者 刘雨涵 |